孔繁锦(1876-1951),民国军阀——陇南镇守使、铭威将军。安徽合肥人。 台湾著名导演钮承泽的太外公。
1915年 孔繁锦在北京西什库的家中
1918年(民国七年),甘肃督军张广建以援助陕西军务和清乡为名,派孔繁锦带领省防军三营守天水。1919年改秦州镇总兵为陇南镇守使,由孔任其职,并使其改编驻屯陇南的省防军。不久,孔收编新建 左军吴攀桂部步兵五营、骑兵一营、炮兵一排,后又陆续增募保卫团三营、游击四营,补充、备充、辎重、工兵各一营,连同左、右翼分统各二营、宪兵一连,使兵力扩充至近三十个营,合编为三个支队,分驻陇南各县,成为独霸一方的地方军阀。
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岷山厂内的铜元局旧址——已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往事
砂版—孔繁锦另辟蹊径的创制。民国九年(1920年),孔繁锦翻砂仿铸流通常见各省铜元。目前所见有五文、十文、二十文、五十文、一百文,数量浩杂、品类繁琐。这种翻砂制造伪币的行为成了甘肃境内各路军阀攫取钱财的特色,陇东镇守使张兆钾至甘肃督军陆洪涛纷纷效仿。
孔繁锦铸甘肃砂版——仿四川军政府壹百文
陇东镇守使张兆钾翻砂铸造二十文
民国10年(1921年),孔繁锦实力不断壮大,先后接收了甘肃新建左军吴攀桂、右军吴桐仁的全部军队,将自己的军队扩充为三十二个营,由他亲自训练。他整军经武,治军严格,改善武器装备,实行新式军制,编为三个旅,约一万多人,分别驻扎在陇南14县(今天水、陇南)。
镇守使粮饷局发行的临时流通券 同年,因制币一直未获北洋政府批准,孔繁锦设立的陇南镇守使粮饷局印发临时兑换券。面值有五百文、一千文、二千文、三千文、五千文共五种,成为事实上流通上的甘肃货币。民国十五年,北洋政府准孔繁锦铸币后,才正式制造了大名鼎鼎的孔造铜元。
时载孔繁锦购置造币机器今天,孔繁锦购置的造币机源于何处,已无从查考。但制造精美的“孔造五文”、“十文”,蜚声海外。币文为标准的楷书,端庄秀美,表面光洁,铸造水平极高。清末民国全国铜元很少采用凹边技术,光绪元宝户部二十文及四川省民国十五年200文铜元曾一度采用过这种技术,凹边均较浅平弯折,都不及孔造五文深峻规整,可以说孔造五文的凹边制造技术是冠绝全国。
中华民国十文
甘肃辅币—孔造五文
砂版,孔繁锦抹不去的标签。精美的五文与十文,机制成本高显然无法满足政权的利益。铸造不多的数量便大隐于市,翻砂制币又悄至踏来。
砂版—孔造五文
砂版,毕竟是孔繁锦拿不上台面的铸币。民国十三年(1924年)即停铸砂版铜元,民国十五年(1926年)铸造了机制版的甘肃铜币当制钱五十文与一百文。
壹百文
五十文
民国十六年(1927年),国民军冯玉祥部进驻甘肃,北洋军阀彻底退出甘肃。兵败的孔繁锦客走外地,造币设备也被运至兰州的新设立甘肃造币厂,孔繁锦与他在甘肃的造币人生也落下帷幕。